Axi-cel用于R/R LBCL二线治疗具有成本效益—ZUMA-7药物经济学分析
大B细胞淋巴瘤(LBCL)具有高度异质性和侵袭性,约40%的LBCL患者在一线治疗后进展为复发或难治性LBCL(R/R LBCL)[1]。奕凯达®(阿基仑赛注射液)是中国首个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的CAR-T疗法,用于治疗既往接受二线或以上系统性治疗后R/R LBCL成人患者[2]。奕凯达®(阿基仑赛注射液)是复星凯特引进美国Kite(吉利德科学旗下公司)Yescarta®(Axi-cel)进行技术转移并获授权在中国进行本地化生产的靶向人CD19自体CAR-T细胞治疗产品。基于关键性注册研究ZUMA-7的研究结果,2022年4月,美国FDA率先批准Axi-cel二线LBCL适应症,用于一线免疫化疗难治或在一线免疫化疗后12个月内复发的LBCL成人患者的治疗[3]。2022年10月,奕凯达®用于R/R LBCL新适应症注册上市申请被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CDE)纳入优先审评[4], 目前仍在受理阶段。非常期待奕凯达®二线新适应症能够加速获批,更早惠及更多中国LBCL患者。
研究背景
ZUMA-7研究评估了R/R LBCL患者二线治疗Axi-cel对比标准治疗 (SOC) 的疗效及安全性。中位随访24.9个月,主要研究终点分析表明,与SOC组患者相比,Axi-cel组患者的事件进展风险下降了60.2%(HR=0.398;95%CI,0.32-0.51;P<0.0001)。此外,SOC组中56%的患者随后接受CAR-T治疗,总生存期(OS)有改善趋势(HR=0.73;95%CI,0.53-1.01;P=0.03)。然而,CAR-T治疗的获益来自更高的前期成本,因此需要正式评估CAR-T治疗的长期经济学效益。本文旨在分析Axi-cel二线治疗LBCL患者的长期经济学效益[5]。
研究方法
根据最佳实践指南,基于参加ZUMA-7研究患者 (n=11) ,在Microsoft Excel开发了分区生存模型[6]。从美国第三方商业支付者的角度进行经济学评估。分析结局包括成本、生命年 (LYs) 和质量调整生命年(QALYs)(均按每年抵消3.0%计算)和增量成本效益比(ICER)[5]。
研究结果
成本效益分析
在基础病例分析中,该模型估计Axi-cel组和SOC组的5年EFS率分别为36.1%和15.4%。模型估计Axi-cel组10年OS率为46%,SOC为38%;模型估计Axi-cel和SOC组的中位OS分别为59个月和24个月。混合治愈模型(MCM)对OS曲线的拟合结果显示,接受Axi-cel和SOC治疗的患者中,分别有53%和42%的患者可达到长期缓解;而且在存活10年的患者中,94%接受Axi-cel治疗的患者更可能无事件发生(图1)[5]。

图1 Axi-cel组生存曲线

图1B SOC组生存曲线

图1C 根据模型外推的生存曲线
Axi-cel组的治疗相关总抵消成本(包括二线治疗和后续治疗)为546,704美元,SOC组为440,099美元(表1)。与Axi-cel组相比,接受SOC二线治疗患者后续治疗的成本更高(图2)。在接受SOC二线治疗的患者中,CAR-T治疗在后续治疗成本中占比最高(图2A);在接受Axi-cel二线治疗的患者中,干细胞移植(SCT)在后续治疗成本中占比最高(图2B)。在整个生命周期内,增量总成本为100,366美元,该模型估计Axi-cel组和SOC组分别为7.08和5.56抵消QALYs,差异为1.51。Axi-cel治疗获得的ICER为66,381美元/QALY(表2)[5]。
表1 每例患者的平均成本和基础病例的增量成本


图2A SOC组后续治疗和治疗总成本

图2B Axi-cel组后续治疗和治疗总成本
表2 成本效益结果(抵消)

单向确定性敏感性分析发现,ICER对Axi-cel治疗成本(变化值±20%)、SOC组的后续治疗模式、Axi-cel组住院天数和术后效用最敏感(图3)。概率敏感性分析显示,在支付15万美元/QALY的阈值下,75%的模拟值显示,与SOC相比,Axi-cel具有成本效益(图4,图5)[5]。

图3 ICER的确定性敏感性分析结果

图4 成本效益平面,概率敏感性分析

图5 成本效益可接受性曲线
当选择γ曲线向Axi-cel组进行OS外推时,模型估计10年OS率为44.9%,ICER增至73,503美元/QALY。Gompertz曲线和逻辑曲线显示,ICER分别为60,709美元/QALY和118,171美元/QALY。仅考虑美国临床实践治疗方法时,Axi-cel与SOC的增量成本降低到91,374美元,Axi-cel仍然具有成本效益,ICER为60,434美元/QALY[5]。
预算影响分析
据估计,在100万成员计划中9例LBCL患者有资格接受二线治疗。二线治疗导致5年累积预算影响数为0.03美元/每名成员/每月(PMPM),上限为0.07美元/PMPM[5]。
研究结论
本项药物经济学分析发现,与SOC治疗相比,二线接受Axi-cel治疗的LBCL患者可增加质量调整生命年;Axi-cel作为R/R LBCL二线治疗是一种具有成本效益的选择,可以解决LBCL患者未满足的重要临床需求。虽然二线使用Axi-cel的增量成本更高,但三线使用Axi-cel的成本抵消和二线使用Axi-cel带来的疾病进展风险下降获益,导致两者之间有限的增量成本差异,从而使二线使用Axi-cel产生了良好的增量成本效益比[5]。
免责声明:本资料为专业医学资料,旨在促进医药信息的沟通和交流,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参考;任何处方请参考产品最新详细处方资料。
审批编号:NP-NHL-Axi-Cel-2023.04-21 valid until 2025.04
供稿与审核:临床开发部
推荐阅读
-
Axi-cel作为LBCL二线治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ZUMA-7患者报告结局
-
ZUMA-7亚组分析:在≥65岁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中,Axi-cel二线治疗的临床获益优于标准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