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2024-04-26

放疗作为CAR-T治疗R/R LBCL桥接治疗方案的可行性与潜在优势





桥接治疗是单个核细胞采集后、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治疗细胞输注(以下简称回输)前给予的治疗(不包括淋巴细胞清除化疗),旨在防止疾病快速进展、减少肿瘤负荷、缓解肿瘤相关症状,且不影响后续淋巴细胞清除化疗及CAR-T细胞回输[1]。目前,关于CAR-T回输前的桥接治疗方案暂无相关指南或共识推荐[2]

 

桥接治疗方案包括类固醇类治疗、免疫化疗、放疗或联合治疗(CMT,即系统治疗+放疗)等,有研究表明与桥接治疗后未缓解者相比,桥接治疗后达到完全缓解(CR)或部分缓解(PR)的患者在接受CAR-T治疗后疾病进展(PD)或死亡风险降低了42%[3]。此外,有效的桥接治疗还可降低CAR-T相关毒性的发生率或严重程度[4]。然而,也有研究指出,无论是采用非化疗为基础的治疗(利用新型药物)、桥接放疗、或化疗联合抗CD20单抗治疗,均不影响Axi-cel治疗LBCL的疗效或安全性结局[5]。因此,不同桥接治疗方案对CAR-T治疗LBCL的疗效或安全性影响,仍需进一步研究。

 

本研究建立了一个大型、多中心的全国性LBCL患者队列,并在CAR-T治疗前给予桥接治疗,旨在评估在复发或难治性大B细胞淋巴瘤(R/R LBCL)患者人群中桥接放疗的适用性。











Kuhnl A, Roddie C, Kirkwood AA, et al. Outcome and feasibility of radiotherapy bridging in large B-cell lymphoma patients receiving CD19 CAR-T in the UK[J]. Br J Haematol. Published online April 9, 2024. DOI: 10.1111/bjh.19453. Online ahead of print.


  • 对于经≥2线治疗的R/R LBCL患者人群,与其它桥接治疗方案相比,桥接放疗后的CAR-T回输率更高。


  • 对于经≥2线治疗的R/R LBCL患者人群,与系统治疗或类固醇类治疗相比,桥接放疗后CAR-T治疗的最佳总体缓解率与完全缓解率数值上更优。


  • 在晚期和高风险LBCL患者人群中,桥接放疗仍安全有效,中断治疗率较低,预后良好。




研究方法

2018年12月至2022年10月期间,英国12个中心共有763例接受过≥2线治疗的R/R LBCL患者接受了Axi-cel或Tisa-cel治疗。本研究共纳入其中717例接受桥接治疗的R/R LBCL患者进行分析。


桥接治疗方案由医生自行决定。单采前,所有患者进行了基线PET/CT扫描,且大多数患者在回输前再次进行了PET/CT扫描。


根据Lugano 2014分类,在第1、3、6个月以及回输后对CAR-T治疗反应进行评估。


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与Cox回归分析无进展生存期(PFS)与总生存期(OS)。采用Fine and Gray法分析非复发死亡率(NRM)的累积发病率。



研究结果

患者基线特征

本研究纳入的717例R/R LBCL患者人群中,169例(23.6%)患者接受了桥接放疗,其中129例(18.0%)接受放疗单一治疗,40例(5.6%)接受CMT。不同中心之间放疗的使用率从11%到32%不等,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放疗的使用率显著增长,从2018年-2019年期间的18.3%增长至2021年-2022年期间的27.1%(p=0.024)。


患者特征详见表1。接受桥接放疗的患者中位年龄为60岁(范围,19岁-79岁)。所有患者人群中,69.2%的患者为新发LBCL,4.7%为原发性纵膈B细胞淋巴瘤,20.7%为转化型滤泡性淋巴瘤,3.6%为其他低级别淋巴瘤的转化,1.8%为Richter转化。与此同时,65.7%的患者为晚期LBCL,86.5%的基线乳酸脱氢酶(LDH)升高,41.7%的基线国际预后指数(IPI)≥3分。此外,与系统治疗组或CMT组相比,放疗单一治疗组中出现晚期(p<0.001与p=0.024)或累及≥2个结外部位(p=0.038与p=0.016)的患者的可能性更小。


表1 患者特征


评估桥接放疗对CAR-T回输率的影响

从单采到回输的中位时间为41天 (IQR,35天-50天),各桥接治疗方案之间无显著性差异(图1)。接受桥接放疗的患者人群中,129例患者为放疗单一治疗组,其中90.7%的患者接受了回输;40例为CMT组,其中85.0%接受了回输。接受其他桥接治疗方案的患者人群中,82.4%–84.6%的患者接受了回输(p=0.40)。

 

图1 研究流程图


评估桥接放疗的缓解率

本研究披露了部分患者的放疗执行方案及执行部位(表2)。放疗剂量为2-39Gy(2Gy分次放射等效剂量[EGD2]=1.8-42.3Gy,中位剂量为30Gy [IQR,20Gy-30Gy])。67.8%的患者接受了调强放疗(IMRT)。仅有1例患者因放疗出现≥3级毒性(腹部放疗后出现3级呕吐)。从最后一次放疗到淋巴细胞清除化疗的中位时间为21天(IQR,19天-40天)。

 

通过回输前进行PET/CT扫描来评估桥接放疗的缓解率。结果显示,116例(82.3%)患者获得了缓解,其中23例患者达到CR,83例患者达到PR。此外,8例患者表现为疾病稳定(SD),27例患者表现为PD。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放疗后需要尽早进行PET/CT扫描以避免延误回输,因此在时间上未能充分地评估放疗的缓解程度。


表2 放疗执行方案及部位


桥接放疗后CAR-T治疗的安全性分析

表3统计了接受桥接放疗的患者人群中出现的高级别CAR-T治疗相关毒性。研究结果显示,≥3级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的发生率为5.2%(放疗单一治疗组为5.1%,CMT组为11.8%),≥3级免疫效应细胞相关神经毒性综合征(ICANS)的发生率为15.3%(放疗单一治疗组为16.2%,CMT组为8.8%)。与未接受桥接治疗组相比,各桥接治疗方案组(包括放疗单一治疗组与CMT组)的≥3级CRS与≥3级ICANS的发生率均无显著性差异(≥3级CRS,p=0.11;≥3级ICANS,p=0.52)。


表3 接受放疗桥接治疗的患者人群中高级别CAR-T治疗相关毒性发生率


此外,桥接治疗第1 个月时,系统治疗组的血小板减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放疗单一治疗组(56% vs. 32%,p=0.006)或CMT组(56% vs. 10%,p=0.007)的患者,而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发生率均无显著性差异;但在桥接治疗第3个月时,血小板减少症与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发生率均不具有显著差异。

 

桥接放疗后CAR-T治疗的疗效分析

本研究分析了CAR-T治疗后的最佳总体缓解率(bORR)与CR率。研究结果显示,放疗单一治疗组分别为82.1%与62.5%,CMT组为81.8%与63.6%,均优于类固醇类治疗组(63.6%与39.4%)或系统治疗组(74.0%与55.9%),其中放疗单一治疗组与类固醇治疗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32)。

 

本研究还披露了接受桥接放疗的患者人群的长期生存分析结果(图2)。回输后的中位随访时间为18.2个月(IQR,13.6个月-23.6个月)。研究结果显示,放疗单一治疗组与CMT组的1年PFS分别为55.6%(95% CI,45.8%-64.4%)与47.1%(95% CI,29.8%-62.5%)(图2A);在接受CAR-T治疗的意向治疗(ITT)患者人群中,放疗单一治疗组与CMT组的1年OS率分别为62.3%(95% CI,53.1%-70.3%)与51.3%(95% CI,34.6%-65.7%)(图2B)。与此同时,基线时LDH水平较高和/或累及≥3个结外部位与预后较差相关(图2C,D);而放疗单一治疗与局限期和晚期疾病的预后良好相关(图2E)。本研究由于样本量有限,未对接受桥接放疗的患者人群进行多因素分析。


图2 桥接放疗后的长期生存分析

(A)总体人群的PFS生存分析;(B)ITT人群的OS生存分析;(C)放疗单一治疗组基于基线LDH水平分组后的生存分析;(D)基于基线是否累及结外部位分组后的生存分析;(E) 放疗单一治疗组基于疾病分期分组后的生存分析。



研究结论

本研究是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CAR-T治疗前接受桥接放疗的LBCL患者队列研究。研究表明,对于晚期和高风险患者人群,桥接放疗安全有效,中断治疗率较低,且预后良好。未来将进一步深入探索本研究中的相关发现并确定最佳的桥接治疗策略,以便于在CAR-T治疗全程管理中实现最佳选择。



免责声明:本资料为专业医学资料,旨在促进医药信息的沟通和交流,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参考;任何处方请参考产品最新详细处方资料。本文件可能包含涉及医学情况、健康及治疗方法的信息。相关信息不得用作诊断或治疗,不能替代专业医学意见。


审批编号:NP-NHL-Axi-Cel-2024.4-26 valid until 2026.4


供稿与审核:临床开发与医学部

参考文献:

[1]. 应志涛,等. 白血病.淋巴瘤, 2021, 30(11):11.

[2]. Kuhnl A, et al. Br J Haematol. Published online April 9, 2024. Online ahead of print.

[3]. Roddie C, et al. Blood Adv. 2023;7(12):2872-2883.

[4]. Chavez JC, et al. Hematol Oncol Stem Cell Ther. 2020;13(1):1-6.

[5]. Michael Roderick Cook, et al. ASH 2023. Abstact103.






推荐阅读

关于复星凯特

复星凯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为复星医药与美国Kite Pharma(吉利德科学旗下公司)的合营企业,深耕肿瘤免疫细胞治疗领域,于2021年6月获批上市国内首个CAR-T细胞治疗产品—奕凯达®(阿基仑赛注射液),目前产品已惠及超600位复发/难治性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未来,复星凯特将积极扩展更多适应症、发展新靶点新技术并加速实体瘤领域研发进程,引领中国细胞治疗产业发展。

有关复星凯特更多信息,请访问www.fosunkitebi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