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2023-09-08

ctDNA可提高Axi-cel治疗R/R LBCL后PET的特异性





大B细胞淋巴瘤(LBCL)是一种异质性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大约有40%的LBCL患者在一线治疗后出现复发或耐药,进展为复发或难治性大B细胞淋巴瘤(R/R LBCL)[1]。近年来,靶向CD19的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在复发难治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中取得了突破性进展[2]。2021年6月22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阿基仑赛注射液上市。该药品为我国首个批准上市的细胞治疗类产品,用于治疗既往接受二线或以上系统性治疗后复发或难治性大B细胞淋巴瘤成人患者[3]。2023年6月21日,阿基仑赛注射液二线新适应症上市申请获NMPA正式批准,其适应症为一线免疫化疗无效或在一线免疫化疗后12个月内复发的成人LBCL[4]












文献导读

Dean EA, et al. Circulating tumor DNA adds specificity to PET after axicabtagene ciloleucel in large B-cell lymphoma. Blood Adv. 2023 Aug 22;7(16):4608-4618.


  • 代谢肿瘤体积 (MTV) 和循环肿瘤DNA(ctDNA)与Axi-cel治疗大B细胞淋巴瘤后1个月的疾病证据无相关性,表明CAR-T治疗后持续缓解。

  • ctDNA有助于解释 CAR-T细胞治疗后1个月PET的阳性结果,以无创的方式提高了缓解结果评估的准确性。




研究背景

靶向CD19 CAR-T疗法治疗R/R LBCL可达到良好的缓解率。CAR-T细胞治疗后1个月的缓解评估对于指导临床治疗决策至关重要。但由于氟代脱氧葡萄糖(FDG)亲和病变(肿瘤、感染和/或炎症)的特异性不足,18氟-氟代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计算机断层扫描(18F-FDG PET/CT)扫描成像的解读可能具有挑战性。尽管组织活检仍然是评估肿瘤的金标准,但仍希望以无创、高效、准确的方式识别肿瘤,以最大程度地减少患者的身心负担,并提高疾病管理水平[5]


既往研究已经证明,代谢肿瘤体积 (MTV) 和循环肿瘤 DNA(ctDNA)均可以用于非侵入性地识别和量化肿瘤,并为CAR-T治疗后的临床缓解预测提供依据。本项回顾性分析旨在评估R/R LBCL患者接受Axicabtagene ciloleucel(Axi-cel)治疗前后MTV和ctDNA的相关性,以阐明18F-FDG PET/CT中FDG摄取意义不明的非进展性病灶的病因[5]



研究方法

2018年2月至2019年6月期间,在斯坦福大学、莫菲特癌症中心和马里兰大学医学中心的72例R/R LBCL患者接受了Axi-cel治疗。该研究评估了ctDNA在R/R LBCL患者中作为预后指标的作用。根据基线18F-FDG PET/CT扫描的可用数据,本次回顾性分析纳入了57例患者,作为完整队列。考虑到基线MTV最能准确代表治疗时的疾病情况,如果接受桥接治疗患者的基线18F-FDG PET/CT成像时间点超出PET-CT成像至Axi-cel输注的中位时间点,则从完整队列中排除,剩下的患者作为重点队列 (n=41) [5]



研究结果

患者特征

所有患者的基线患者特征和临床结果见表1。基线18F-FDG PET/CT成像至CAR-T细胞治疗之间的中位时间为33天(范围,1-137天)。


表1 患者Axi-cel输注前的特征和临床结局

CRES,CAR-T细胞相关脑病综合征;CRP,C反应蛋白;CRS,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DLBCL,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ECOG,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体能状态;LDH,乳酸脱氢酶;IPI,国际预后指数;N/A,不适用;NOS,未另行说明;ORR,总体缓解率;ULN,正常值上限


生物标志物值和相关性

基线和可用的治疗后MTV和ctDNA值见表2。基线(n= 42)时扫描的中位时间为30 min(范围,8-217min),1个月(n= 47)的中位时间为8 min(范围,2-180min),3个月(n= 35)为5 min(范围,2-145min)。每次扫描的时间与基线(rs 0.71,P<0.0001)、1个月(rs 0.81,P<0.0001)和3个月(rs 0.89,P<0.0001)的MTV存在显著相关性[5]


表2 Axi-cel治疗前后特定时间点的ctDNA和MTV值


将基线、Axi-cel治疗后1个月和3个月的MTV和ctDNA值相关联。基线时,完整队列中,MTV与ctDNA的相关性较弱(rs 0.38,P=0.004);但在重点队列中,相关性变得更强(rs 0.61,P<0.0001)(图1,图2)。


图1 完整队列中,基线MTV与ctDNA的相关性

图2 重点队列中,基线MTV与ctDNA的相关性


研究还评估了桥接治疗对基线肿瘤负荷的影响。对于23例在基线成像后接受桥接治疗的患者,MTV和ctDNA无相关性(rs 0.08,P=0.71)。但对于34例未接受桥接治疗或在基线成像前接受桥接治疗的患者,MTV和ctDNA存在显著相关性(rs 0.57,P=0.0004)。基线扫描与Axi-cel治疗之间的时间也可能影响了MTV和ctDNA的相关性,在临近Axi-cel治疗时进行扫描,MTV和ctDNA存在显著相关性,但在其他情况下则不存在相关性(四分位数 (Q) 1,rs 0.78,P=0.0008;Q2,rs 0.58,P=0.0296;Q3,rs 0.075,P=0.79;Q4,rs -0.066,P=0.82)。在CAR-T细胞治疗后1个月,完整队列中(n=53),MTV与ctDNA呈中度正相关(rs 0.59,P<0.0001)(图3)[5]


图3 Axi-cel治疗后1个月,完整队列中MTV与ctDNA的相关性


3个月时,完整队列中(n=37)中,MTV与ctDNA的相关性最强(rs 0.89,P<0.0001)(图4)[5]


图4 Axi-cel治疗后3个月,完整队列中MTV与ctDNA的相关性


当排除MTV和ctDNA检测不到的患者时,Axi-cel治疗后1个月时,队列中(n=33)的MTV和ctDNA不存在显著相关性(n=33)(rs 0.28,P=0.11)(图5),但在3个月时(n=15),MTV和ctDNA仍然存在显著相关性(rs 0.79,P=0.0007)(图6)[5]


图5 Axi-cel治疗后1个月,有疾病证据的患者MTV与ctDNA的相关性

图6 Axi-cel治疗后3个月,有疾病证据的患者MTV与ctDNA的相关性


研究进一步评估了在三个时间点获得的MTV与所有ctDNA值之间的关系。重点队列中,基线MTV与清淋前的ctDNA相关性最强(r 0.61,P<0.0001)。与之后的时间点相比,第1个月的相关性变化更大(图7)。


图7 基线至第28天,不同时间点重点队列中,基线MTV与ctDNA的相关性


第28天后的相关性总体上较差(图8)。完整队列中,第1个月的MTV与第28天的ctDNA相关性最佳(n=53)(rs 0.60,P<0.0001)(图9),第3个月的MTV与第90天的ctDNA相关性最佳(n=37)(rs 0.89,P<0.0001)(图10)[5]


图8 重点队列中,基线MTV与ctDNA的相关性

图9 Axi-cel治疗后1个月,重点队列中,基线MTV与ctDNA的相关性

图10 Axi-cel治疗后3个月,重点队列中,基线MTV与ctDNA的相关性


基线生物标志物与生存率的相关性

基线时,重点队列中,32例患者MTV较低(范围,2.3-145.86 mL),9例患者MTV较高(范围,166.18-2106.56 mL);24例患者ctDNA较低(范围,0-98.16 Lg/mL),17例患者ctDNA较高(范围,127.92-6542.75 Lg/mL)。与高MTV和高ctDNA相比,低MTV和低ctDNA与更好的PFS(HR=0.17,95%CI,0.03-0.71,P<0.0001;HR=0.11, 95%CI,0.04-0.3, P<0.0001)和OS(HR=0.19, 95%CI,0.04-0.8, P=0.0003;HR=0.13, 95%CI, 0.04-0.39, P=0.0002)显著相关。低MTV/低ctDNA患者(低风险组)的生存期优于低MTV/高ctDNA、高MTV/低ctDNA患者(中风险组)或高MTV/高ctDNA患者(高风险组)的患者(图11,图12)[5]


图11 重点队列中,根据MTV/ctDNA分组的PFS

图12 重点队列中,根据MTV/ctDNA分组的OS


淋巴瘤患者的缓解情况和疾病进展的模式

从基线到1个月,51例患者的影像学结果显示MTV下降(n=56),MTV中位数下降47.78 mL(范围,1.91-2251 mL)。1例部分缓解(PR)患者的第30天扫描结果无法回顾。4例患者出现疾病进展(PD),2例患者疾病稳定(SD)(其中1例MTV增加,另1例MTV降低)。19例患者的扫描结果可在进展时回顾,与既往扫描结果相比,15例患者的MTV增加>50%,除病灶中FDG摄取的增加之外,其中一半患者出现新病灶[5]


随着时间的推移,Axi-cel治疗的缓解情况见图13。Axi-cel治疗1个月,28例患者达到完全缓解(CR):5例患者为ctDNA阳性,其中2例患者出现PD;21例患者为ctDNA阴性,其中14例保持CR;2例保持CR的患者没有可用的ctDNA值。在同一评估时间点,25例患者处于PR状态:14例为ctDNA阳性,其中13例出现PD;8例为ctDNA阴性,其中6例转化为CR;1例PD患者没有可用的ctDNA值。2例SD患者:其中1例ctDNA阳性患者在3个月后出现PD,另1例ctDNA阴性患者在1年后达到CR。所有4例在1个月时出现PD的患者均为ctDNA阳性[5]


图13 随着时间的推移,Axi-cel治疗的缓解情况


对于1个月时有疾病证据的患者(n=33),19例患者同时检测到MTV和ctDNA,其中18例出现PD(1个月,n=4;3个月,n=13;6个月,n=1),1例在3个月时达到CR。9例患者可检测到MTV但不可检测到ctDNA,其中7例达到CR(1个月,n=1;3个月,n=3;6个月,n=2;1年,n=1),2例在3个月出现PD。33例患者中的其余5例患者不可检测到MTV但可检测到ctDNA,3例保持CR,2例出现PD(3个月,n=1;1年,n=1)[5]



研究结论

血浆ctDNA检测可作为Axi-cel治疗后1个月标准18F-FDG PET/CT扫描成像检测的重要补充检测方法,以无创的方式提高了LBCL患者接受CAR T细胞治疗后缓解结果评估的准确性。Axi-cel治疗后1个月PET扫描时非进展性高代谢病灶提示持续的CAR-T治疗缓解,通过同时检测ctDNA可以阐明病灶的组成。


免责声明:本资料为专业医学资料,旨在促进医药信息的沟通和交流,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参考;任何处方请参考产品最新详细处方资料。本文件可能包含涉及医学情况、健康及治疗方法的信息。相关信息不得用作诊断或治疗,不能替代专业医学意见。


审批编号:NP-NHL-Axi-Cel-2023.09-08 valid until 2025.09



供稿与审核:临床开发与医学部

参考文献

1.张硕, 等. 白血病.淋巴瘤, 2021, 30(10):5.

2.王方策, 等. 中华内科杂志, 2023,62(6):581-586. 

3.阿基仑赛注射液说明书.

4.https://www.nmpa.gov.cn/zwfw/sdxx/sdxxyp/yppjfb/20230626133635185.html.

5.Dean EA, et al. Blood Adv. 2023 Aug 22;7(16):4608-4618.






推荐阅读